檜木天然下種更新作業
民國50年代,本處試驗摸索保續樹種之生態特性與其生育習性,建立檜木天然更新之作業模式,完成檜木天然下種更新造林面積311.67公頃,由於林相優美,只在台灣棲蘭山僅見,因此被譽為林業經營的奇蹟,各國的林業專家、學者來台參觀研究台灣的林業經營,莫不將此處列為參訪的據點。
檜木老林齡保育更新作業
本處以森林資源保育理念,依據林業相關法令規定,以現有林道兩側為基線,編擬枯立倒木整理保育專案計劃,並在區域內原無立木地及立木稀疏地以橫坡帶狀階段整地,栽植及堆草行各一公尺,採用自生苗保育、天然下種及人工補植造林三種方法同時進行。經更新保育後,林木分佈均勻,增加森林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國土保安及生態保育功效。
柳杉行列疏伐逐年回歸原生樹種
本處歷年建造柳杉人工林面積2,760公頃,經多年撫育管理現已成林,為促進原生檜木林更新,遂與林業試驗所合作於棲蘭山林區220公頃柳杉林實施「棲蘭山林區柳杉人工疏伐營造複層林經營計畫」,並採水平帶狀不同帶寬行列式疏伐方式(砍5行留10行、砍5行留15行、砍5行留20行),以調整柳杉林水平、垂直結構及組成,期能將柳杉人工林逐年導引為鄉土樹種針、闊葉混合之人工林,以增進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之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