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造林

 為厚植國家森林資源,提高台灣森林覆蓋率,增進森林公益功能,本處經營棲蘭山林區及大甲溪林區,早期伐木跡地、適宜造林之林地及火災跡地,皆已完成造林工作,累計造林面積約九千餘公頃。

 

育苗

造林工作要能成功,首先須有選用健壯的苗木,因此種苗的選育非常重要。

 

 

攀登優良母樹,採集檜木毬果作業需精良技術
▲ 攀登優良母樹,採集檜木毬果作業需精良技術

 

 

  本處早期棲蘭林區設置棲蘭苗圃、明池苗圃及19林班苗圃,培育紅檜、台灣扁柏、巒大杉、台灣杉、柳杉等優良樹種,以提供伐採跡地造林之需;另於大甲溪林區設置思源苗圃,以塑膠袋育苗法培育二葉松、華山松等苗木,提高造林苗木存活率,為高山造林奠立基礎。現今林業政策轉變以森林保育為主,本處明池、棲蘭、思源苗圃已完成時代任務。

 

棲蘭苗圃

 

 

早期棲蘭苗圃照片
▲ 早期棲蘭苗圃照片

 

 

思源苗圃

 

 

早期思源苗圃照片
▲ 早期思源苗圃照片

 

 

明池苗圃

 

 

早期明池砌石階梯平台式苗圃,周圍柳杉及檜木已蒼翠成林
▲ 早期明池砌石階梯平台式苗圃,周圍柳杉及檜木已蒼翠成林

 

 

棲蘭19林班苗圃

 

 

塑膠袋育苗初期以網式覆蓋作業,提高成苗率
▲ 塑膠袋育苗初期以網式覆蓋作業,提高成苗率

 

 

火災跡地及防火林帶建造

  本處所轄大甲溪林區因位於德基水庫集水區上游及鄰近國寶魚櫻花鉤吻鮭重要棲息,早期為水庫集水區保安蓄水功能及提高林地生產力,大面積栽種臺灣二葉松林。因該區屬草生地,秋冬之際較為乾燥季節,林內松葉分解緩慢,地表累積一定枯落有機物,易形成燃料源,附近農墾地與人為活動頻繁,以致森林火災時有發生。

  有鑑於此,本處為經營大甲溪事業區暨配合德基水庫治理計畫,進行火災跡地復舊造林作業,另為防止火災蔓延於民國92至94年,將第1至6條防火線,栽植木荷、青剛櫟、楊梅、狹葉(高山)櫟、三斗石櫟、川上氏石櫟、長尾尖櫧、‧‧‧等18種針闊葉樹,營造成生物性防火林帶,並於95年度起將第1條原寬10公尺之防火林帶,擴植為50公尺,期能有效阻擋火勢的蔓延,同時有助於森林多樣化與物種之維護,兼具國土保安、水源涵養等功效。

 

 

 

 

防火林帶  防火林帶擴植50公尺,期能有效阻擋火勢的蔓延
▲ 防火林帶擴植50公尺,期能有效阻擋火勢的蔓延

 

 

 火災跡地採橫坡帶狀造林、防火林帶擴植,期能有效阻擋火勢的蔓延

▲ 火災跡地採橫坡帶狀造林、防火林帶擴植,期能有效阻擋火勢的蔓延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Veterans Affairs Concil
  • 榮民榮眷進修訓練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 榮民文化網 The Cultures of Veterans
  • 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Veterans and Dependents Foundation
  • 消費者保護 Consumers Protection
  • 霧林棲蘭逍遙遊Panarama of cloud forest in Cilan Mountain
  • 力麗馬告生態園區 Lealea Makauy Ecological Park
  • 森保處臉書專頁Our FB
  • 2020脊梁山脈旅遊年Year of Mountain Tourism
  • 性別平等專區Gender Equality
  • 遊樂區統計年鑑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