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湖自然保留區

  在民國52年,森保處在大溪事業區89∼91林班內發現生態資源豐富的高山天然湖泊,接著在民國61年起陸續有生態學者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湖泊周圍有許多珍稀植物東亞黑三稜及一些新記錄的伴生種,引起保育人士注意,同時森保處也開始籌劃成立保護區事宜,以保護此一高山湖泊生態系及周圍原始檜木林的完整性。於民國75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鴛鴦湖及周圍山區共計374公頃劃設為「鴛鴦湖自然保留區」,包括湖水面積3.75公頃,周圍沼澤地面積2.2公頃。因屬於自然保留區範圍,進入規定嚴格,本區僅供學術研究及教育目的使用,有別於一般觀光遊憩區之開放,以盡可能降低對生態環境之干擾。鴛鴦湖自然保留區管理維護計畫(110-119年)業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備查(1091026日農林務字第1091701957號函)「鴛鴦湖濕地」104年由內政部依《濕地保育法》公告為「國家重要濕地」。

 

鴛鴦湖美景
▲ 鴛鴦湖美景

 

  鴛鴦湖坐落在雪山山脈的中北部,海拔1,670公尺,終年雲霧裊繞,在秋冬之際常迎東北季風,使得氣候低溫多雨,屬恆濕型氣候,溼度高全年無乾季,一年下雨超過200天、起霧300天,年均溫為13℃,六月為最高均溫為27℃;最低是1月,約為10℃,此地區溫度很少低於0℃,較常看到結霜情形,降雪機率較低。

鴛鴦湖自然保留區範圍圖

▲ 鴛鴦湖自然保留區範圍圖

 

區內動植物資源介紹

  湖泊區域包含水域、交界帶以及周圍陸域環境,構成複雜多樣的生態環境,保留區內植物種類相當豐富,目前已記錄到蕨類植物75種、裸子植物8種、雙子葉植物226種、單子葉植物64種,合計373種,其中包含101種臺灣特有種,特有比例高達27.1%,可說是臺灣生物多樣性的熱點之一。喬木層以臺灣扁柏族群為優勢,灌木層的優勢樹種包括臺灣杜鵑、白花八角等,草本層則以華中瘤足蕨為優勢,伴隨有高山芒、紫金牛、鴛鴦湖細辛等植物;沼澤地濕生植物社會以草本植物群落為主,組成包括高山芒、燈心草、假柃木等;湖中水生植物主要組成有東亞黑三稜、水毛花等。

棲蘭山杜鵑開花
▲ 棲蘭山杜鵑開花
台灣杜鵑開花
▲ 台灣杜鵑開花
東亞黑三稜果
▲ 東亞黑三稜果
鴛鴦湖龍膽
▲ 鴛鴦湖龍膽
鴛鴦湖細辛
▲ 鴛鴦湖細辛
八角蓮
▲ 八角蓮

  在晴朗的白天鴛鴦湖一帶容易見到臺灣野山羊、山羌、臺灣獼猴出來活動,到了夜晚,白面鼯鼠、食蟹獴等動物便開始出來覓食,在此區域發現的鳥類共有11科29種,湖泊內常見小鸊鷉及稀有過客鴛鴦,另外藪鳥、冠羽畫眉、白耳畫眉、鳳頭蒼鷹、紅嘴黑鵯、黃腹琉璃等。

  本保留區核准「學術研究」或「教育機構」申請進入保留區,從事自然環境生態研究及教學工作。每日進入保留區名額以80人為限,每週總人數不得超過240人,以避免過多人為干擾影響自然生態平衡。

  在每年的4月1日至4月30日為鴛鴦湖的封園日,禁止所有入區申請,為了讓園區內的動物在繁殖季節中不受到人為擾動的影響,同時也讓山林有一個喘息的機會,使區內的生態受到擾動後能慢慢恢復,以維護棲息環境的完整性及珍稀物種的保存。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Veterans Affairs Concil
  • 榮民榮眷進修訓練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 榮民文化網 The Cultures of Veterans
  • 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Veterans and Dependents Foundation
  • 消費者保護 Consumers Protection
  • 霧林棲蘭逍遙遊Panarama of cloud forest in Cilan Mountain
  • 力麗馬告生態園區 Lealea Makauy Ecological Park
  • 森保處臉書專頁Our FB
  • 2020脊梁山脈旅遊年Year of Mountain Tourism
  • 性別平等專區Gender Equality
  • 遊樂區統計年鑑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